北京住房漫谈 民国的“保障房”长啥样

2017-05-11 15:23:05 来源:
阅读() 

如今,在北京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就是房子了,有了房的看着房价上涨的新闻心中窃喜,无房的自然是盼望着房价能下降。不可否认的是,自古以来,北京的外来人口所占比重就相当大,住房的问题历来突出。因此,历朝历代都把解决住房问题列入议程,尽可能构造“民以居为安”的环境。

众所周知,在我国实行住房商品化改革之前,是有福利分房制度的。上世纪五十年代时,机关事业单位都自盖住房或征用住房来当宿舍,形成了成百上千个机关大院,并保留至今。而大厂矿亦是如此,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建的京棉(原来称国棉)一、二、三厂及印染厂、纺织配件厂在东郊形成了纺织城,在工厂区的对面就是宿舍楼。而住房商品化改革之后,市场经济的力量也提升了住宅品质,改善了居住条件。

住房多样化的理念并非现代独有,古代就有类似的制度。以清朝为例,除民间私宅外,“赐房”是八旗制度重要内容之一。那时候不称“分房”,皇帝直接下达的分房指标称“赐”,即皇帝的赏赐。清代汲取明代皇子分封各地后闹独立的教训,为便于掌控和管理,皇帝的兄弟、叔侄、子孙不在外地建府第,皆住在京城。像皇子之类的人物,成年后都要搬出紫禁城“分府而居”,皇帝会根据他们的爵位(清代有亲王、郡王、贝勒、贝子、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等爵位十二等)赐给他们居所。其他被赐房的人是根据祖上及其本人的功绩和家世源流所赐。住房的规模、形制和房间多少严格按《大清会典》的规定,由工部衙门修建,而且无论是亲王还是其他爵位的人,只有居住权,房屋的产权由内务府掌握。清代除“世袭罔替”的“铁帽子王”外,爵位是一代一代往下降的,降了的人因级别低了,爵位小了,要退出原来的住所,住到适合身份的房子去,这种再次“分房”由内务府操办。如果获罪或被废黜,其房屋也要根据宗人府的裁定由内务府收回,再由皇帝赐给新封的人。

清代的“赐房”并不仅仅针对宗室和王公贵族,一些进入中枢机构的汉人大官也有机会得到这种赏赐。清初,汉人不允许居住在皇城和内城中,朝中的汉官也只能住在外城,如宣武门、崇文门外。但皇帝钦赐赏房的则另当别论。康熙朝的翰林院大学士高士奇就被康熙皇帝“赐居太液池之西”。据《宸垣识略》记载,高士奇的赐第在今天的西安门光明胡同,因“密迩秘苑,金鳌蜿蜒,其入值必经之路”,高士奇在此写下了记述京城古迹的《金鳌退食笔记》一书。

此外,官房和平民住宅、廉租楼等旨在解决住房困难的政策,先后在不同时代推出。鉴于北京外来人口众多的特点,会馆也曾扮演过重要角色。本期的品读就为大家讲述北京历史上各种各样的住宅方案,及其在北京留下的痕迹。

1 八旗兵丁住营房

拱卫京师的八旗兵是清廷统治的基础,他们不用自己盖房,而是住在规定的营房中。俗话说“铁打的营盘,流水的兵”,而按清代的八旗制度,如果不是有特殊原因“抬旗”,可能祖祖辈辈一生一世都要住在出生的营房中,很少有机会成为“流水的兵”。清代的八旗制是军政合一的体制,旗兵平时在家,战时集合出征,各个旗的长官如统领、佐领之类,不但有军事指挥权、行政管理权、司法权,而且也要对旗下的旗兵吃喝住行负责。他们会根据旗兵的品级和职务分配住房。住房都在营里,不能买卖不能租赁,只能居住。住在营房里是不交房租的,因为旗人只有皇粮俸禄或偶尔的额外赏赐,不会有太多其他收入,这样房租就免了,这对旗兵也算是特殊待遇。

按史料所载,清代驻京的满洲八旗的旗兵有护军营,又称“内营”,它们按旗的颜色和防地不同分布在“内九外七”城门内外,正黄旗在德胜门、正白旗在东直门、正蓝旗在崇文门、正红旗在西直门、镶黄旗在安定门、镶白旗在朝阳门、镶红旗在阜成门、镶蓝旗在宣武门。八旗营房如星罗棋布,拱卫京城。而在西郊还有火器营、健锐营和圆明园护军营等“外三营”。除此之外还有“蒙古八旗”、“汉军八旗”等营房。营房虽为军事基地,是旗兵的指挥中心,但在清末时已无多少军事意义,尤其是辛亥革命后已演变成纯粹的民居了。

从史料上看最初的营房是统一设计的,不但有供旗兵居住的房屋,还有练兵阅兵的校场及办公议事的“中军帐”。所住的营房与北京的民居无异,只是屋中没有生产工具和过多的摆设。营房是灰砖灰瓦,由大小不同的院子和排房组成,规模不是很大,也不会有磨砖对缝的四合院式建筑。在营房中往往建有寺庙,以关帝庙居多。基层旗兵收入不多,但衣食无忧,故而在无战事时,冬天他们在校场晒太阳,夏天在树荫下乘凉,疏于操练,养成了懒散的性格,为后来的危机埋下了伏笔。辛亥革命后旗营的房屋都归了居住者,官大的“军事首长”占的房多,除居住外,还可买卖出租,而那些沦为贫民的基层兵勇,有间营中的住房就很满足了。在晚清,因八旗子弟繁殖过多,房不够了,有些兵丁就住不进营房了,像老舍在自传小说《正红旗下》中称他家就住在小羊圈胡同里,不是旗营而是大杂院了。

老北京的旗营不复存在了,但不少都留在了地名中,成为了活化石。如什么北营房、南营房、东营房、西营房等等,都可以在地名志中查到。按笔者粗略的统计,仅在城六区及一些郊区的地名志中称“营”的至少就有60多个,有些“营”是明代甚至元代的产物,与清代的八旗营房不是一回事,多数“营”在今天是村、庄的名称。不过有些“营”与军事有关,像元代留下的孛罗营,当年就是驻军的地方,像王四营、校尉营、铁匠营、弓箭营、养马营等等都与驻军有关。

    相关标签:
来源: 作者:
<